教育風格案例
.Role(角色介紹)
角色A:(先生的個性與教育的方式描述)
Alan,開朗風趣不拘小節,頗有赤子之心。對孩子比較不設限,能跟孩子玩得很投入,希望孩子能保有想像力和創造力,必要時適時的教導與告知就好。
角色B:(太太的個性與教育方式描述)
Fiona,嚴肅認真,一板一眼,情境情緒難跳脫。強調規矩與倫理,及使是玩樂當中,一樣要求保持分際與禮貌。
角色C:(孩子的個性描述)
YO,聰明活潑、反應創造力佳,自主性極強,執拗卻又懂得看大人臉色應變與說話。
就因為學習力佳,所以因果關係相當清楚,而事件發生時她會懂得找有利自己的位置站,有超齡的世故。
.Situation(夫妻處理孩子的某個問題時,發生了什麼狀況或衝突?)
某次我與YO在玩,突然YO跑過來很猛力的拉一下我的頭髮,除了痛和驚嚇,我突然情緒上來覺得生氣,而開口罵她:『你怎麼可以這樣拉我的頭髮?』『這樣拉很痛你知道嗎?』
Alan馬上插嘴:『在玩不可以翻臉。』『你要直接告訴她不可以這樣,不要用反問句。』
.Reason&Target(先生與太太當時各持有的理由是?)
當下我很生氣是:
1.孩子有接近暴力的行為,也許她是無心,可對長輩要有分際。
2.Alan當場在孩子面前指正我,這樣孩子會覺得媽媽沒有權威。
Alan的理由:
1.孩子玩瘋了會不知輕重,我不可以說翻臉就翻臉會嚇到孩子。
2.他只是告訴我,並不是責備,我反應過度了。
.Summary(事後您覺得這個問題夫妻要如何共同解決比較好?)
因為大部分時間孩子都我在帶、我在教,比較容易失去耐性,如果事件發生,氣氛不對了,這時候Alan就要跳出來緩和,我也要試著用跳脫當下的情境情緒恢復當媽媽的理智。
如果對方在教孩子時,盡可能不要當場有反駁的語言與意味,若要告訴對方希望怎麼教育孩子,孩子不在場時再溝通,如果是當下非說不可,就用孩子聽不懂的語言(台語)不帶情緒的說。
這是其中一例,其實當我在教(罵)YO時,A常常會跳出來說話,一開始都是直接在孩子面前要我怎麼說(做),然後YO就會覺得有靠山而理直氣壯。調整後Alan會先對著YO說:『你不可以打媽媽。』然後要孩子先跟我道歉,這當中我要緩和自己情緒,再由我自己慢慢跟孩子說理。
另外一例是瑋仔。
長牙之後,有陣子瑋仔喜歡咬我。
口頭警告,無效,
彈嘴巴,無效之後。
我拍瑋仔的臉頰就是『巴』,有聲音,但力道不重,瑋仔大哭一聲之後看著我。
Alan馬上罵:『喂,你怎麼打他啦!』
我說:『他咬我啊,而且我用很多方法說不可以了。』
Alan還是生氣說:『你很番耶,孩子不懂你這樣打他。』
瑋仔開始委屈的扁嘴,哭得超悽慘。
這是不是又是一個會看目色的例子啊?不過這次之後瑋仔很少咬我了。
調整後,(不是咬事件)要是我對瑋仔生氣,我不打瑋仔,而Alan會跟瑋仔說:『去給她ㄋㄞ一下啦,查某人最愛人家ㄋㄞ了......』
2006年9月17日 星期日
教育風格案例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我家以前也是會當場吐對方的槽
回覆刪除現在也是跟你家一樣
叫小孩跟對方倒歉
雖然老師的題目有點難回答
可是還蠻有趣的ㄟ
我覺得這樣很好哇
回覆刪除爸媽雖然各有自己的管教風格
都有優點ㄚ 也並沒有太大衝突
而且有時小孩犯錯後 也是需要有台階下
只要讓小朋友知道以後要怎麼做
其實這樣還可以從父母身上學到不同的處事方式
娜家的腳色跟audrey家的一樣ㄟ~~
回覆刪除我也建議不可以在孩子面前說對方的不是
甚至討論孩子的不對
我們夫妻兩討論過這個問題
所以目前來說還好
聽起來教小孩實在很困難,
回覆刪除搞的不好還會影響夫妻感情耶...
by 倒退三步的雪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