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4月27日 星期日

管教過當?-孩子、媽媽

懷著心疼、愧疚、忐忑不安的心情,當天我回娘家時就迫不及待與YO談。

鼻頭酸酸的,一邊開車一邊想像抱著心靈受傷的YO哭,然後我用力的抱著她,卻也跟著掉眼淚,可不行,我是媽ㄟ.....好的,到這邊都是想像。



回到家,我把YO叫進房裡,『從今天好嗎?』開始,YO點點頭,一邊不知道正玩著什麼,

『那今天上什麼啊?』

『就XXX和OOO...』YO回答,

『哦~那好玩嗎?』

YO又點點頭,

『那你表現得很好囉?』

YO:『對啊!』

『所以,沒有挨罵?』

YO又點點頭,還一邊玩玩具一邊靦腆的笑笑,

『那昨天呢?』

YO搖搖頭,疑惑的看我一眼,我說:『哦~那你在學校真的不錯耶,怎麼在家都這麼皮?』

小妞又不在乎的笑笑,我說:『那你有沒有常被老師罵?』

YO偏著頭想一會:『沒有啊!』

『那有被罵過嗎?』

YO:『有,不乖的時候會被老師罵。』

『那老師怎麼罵?』

YO:『阿就一直唸唸唸唸唸啊!』

『嘿嘿,他唸唸唸你就這麼聽話,我罵你都不聽喔?那老師會打人嗎?』

YO又搖搖頭,一直扭頭看門外,姊姊等她去玩呢!

『那你幹嘛那麼怕M老師?』

YO:『因為她會一直唸唸唸啊。』

『喔!那你喜歡老師嗎?』

YO用力的點點頭:『我喜歡W老師,也喜歡M老師,也喜歡V老師.....我可以去玩了嗎?』

換我點點頭。



這就是我跟YO談的大略,小妮子的態度很輕鬆,也沒有很在乎,更沒有欲言又止的樣子。

之前,老師為了有效改變他在家太過的行為,曾跟YO說過我們家有監視器,她可以看到YO的一舉一動,(這也是小J媽很介意的一點),前一兩個禮拜,YO是收斂些。

可,後來的表現,我就不覺得她相信有監視器這檔事,我沒有問過她,純粹是看她的行為舉止表現,跟我拿起聯絡簿來的反應,我相信YO知道聯絡簿才是老師知道她不乖的管道。

之前我也旁敲側擊的問過她:『你為什麼都聽老師的話,我這麼兇你都不聽我的ㄟ,老師會打你嗎?會罵你嗎?』

得到的答案,都是肯定的搖搖頭,老師只有唸唸唸唸唸。



我把聯絡簿帶回家,用深夜的空檔,沈澱後的情緒,寫了些話給M老師。





今天Rita問我:『升大班之後還是H K班嗎?』我說:『是!』因為上週的調查表,我勾選原班級直升。這是第二次問我了,所以我就問她原因,她說:『小J很久沒來了,我很喜歡她,也很喜歡以前A班(小班)的同學....』我問她小J為什麼沒來?她說:『生病了!』



我有耳聞一些事情,當然我們也是信任老師,所以會將家中的大小事關於Rita的都告訴老師,無非也是希望能用『正確』的人、事、物、地點與方式來導正她;而『管教』是當然的,『過當』可能就因人而異。



Rita是堅強且聰明的孩子,自尊心極強,聽老師的話是真的,每早上課前嚷肚子痛也是真的,剛剛她寫homework不小心擦破了,她好擔心妳會生氣,我要一再一再保證不會因此挨罵,我幫她跟妳說明,她才放心。



『聽話』與『恐懼』之間,對家長來說似乎也是一個兩難的取捨,而當聽到:『Rita天天被罵到哭...』自然也會不捨與心疼,不免也懷疑:是否是我造成?造成他上課會有壓力會恐懼??

在學校的情況我們無法全盤瞭解,而『聽說』的也不見得100%可信,Rita說,她喜歡W老師,喜歡M老師....,很真摯,而當然以我來看,我不覺得她相信老師監視得到她一舉一動才如此說,(至少她在家的表現,就不像相信有老師在看。),一些感觸。



我希望她乖,也希望她快樂,anytime, anywhere。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Fiona

3 則留言:

  1. 其實最重要在家長與老師間的溝通和互動

    就像我在教學參觀日裡寫的一樣



    家長若無法跟上或多和老師聊聊

    很容易就產生很多誤解

    再加上每個家長對孩子在學校表現的期待不同

    問題就更容易複雜化了...



    yo對老師還是有信任存在

    表示老師還是可信賴的

    只是,..就是醬咩

    小孩只有自己帶最安心啦,哈:p

    回覆刪除
  2. 做家長

    有時候分寸很難拿捏



    我看過有的家長對老師

    簡直就像肚子裡的精靈

    每一個學校的活動前

    家長都一一準備了配套

    像是家長會的杯水

    運動會小朋友的舒跑

    教室晒雨衣的衣架



    可是這些跟熱心過度

    有時候只是一線之隔



    因為給予難免會有期待

    期待某些特別

    就算沒有期待

    對方準備好要接受了嗎?



    我也在找平衡點

    每每去到學校發現別人的媽媽做了那麼多

    真是不由得的擔心我的白目跟什麼都沒做呀

    回覆刪除
  3. 那有其他家長的想法可以參考嗎?

    我想會不會在下一篇

    繼續看ING...

    回覆刪除